潘石屹最近的风评越来越好,为什么?很简单,不干事就不犯错呗,不开发就没债务,自然没的可骂了。而那些有理想有欲望的呢?在逆势中干的越多就错的越多,活该挨骂。
老潘为什么能急流勇退?性格使然呗,他本身就是会计出身,在财务上极端的保守。当年的“百日剧变论”和“鸡蛋换粮票”,背后的原因都是他的保守,永远现金为王,宁可仓里没粮,也坚持不见兔子不撒鹰。
在和大炮换鸡蛋的那段时间,老潘也是左右为难,又不敢拿地,又要养着Soho团队,别扭死了。后来竟然他把整套营销班子借给易小迪,派到山东卖房去了,借别人的项目,维系自己的业务线。
但这就是老潘的精明+保守吧,也就帮助他躲过了一次次的房地产危机。到今年像他这种能全身而退的大佬没几个了。
展开剩余76%另外人们都被老潘的形象做派给忽悠了,觉得他很好说话+和蔼可亲。但其实这都是公关形象,现实中的老潘杀伐果断,辣手无情,目标就是生存和利润,这才是合格的商人。
还记得当年那场“菜农与二道贩子”的论战吗?老潘逆风翻盘一战封神,成为了北京第一开发商。背景源于他和邓智仁(香港利达行)的决裂,老邓带着Soho全班营销队伍去了“中国第一商城”。
但老邓为什么和老潘决裂,甚至是生死相搏啊?要知道邓智仁不仅是老潘的师父,更是在他资金链断裂时,拉来香港投资人的恩人。甚至这么说吧,如果没有老邓,就没有后来的潘石屹。
但关系这么好的铁子为什么翻脸了?因为老潘下手太狠了呗,老邓教会了他营销提成的各种制度,但老潘融会贯通举一反三,推出了加强版,让团队内部的竞争烈度和奖惩效果呈指数级上升。
那后果是什么?是老潘的团队本来都是老邓训练出来的,是嫡系子弟。但被老潘给压榨的都快抑郁了,天天打PK,输了就严惩甚至开除,铁人儿也受不了啊。所以老邓才急了,这种KPI实在太残酷了,谁能眼看着自己的老底子被人这么压榨?
很多人会说那辞职离开不就得了。对啊,老邓就是这么办的啊,带着几十个骨干都跳槽到第一商城去了,门对门的打对台戏。
这就得说老潘的手段了,不仅下手狠辣,而且还会引导舆论。本来他不占什么理,你能压榨员工,还不让人家换东家吗?但老潘就是会聊,组合拳打下来,谁都觉得他是受害者了。而且这场商战还改变了全中国的代理业格局,之前是全案代理,之后就是开发商必须自建核心团队了。
对了,还有一场很著名的“坚石事件”挺好玩儿的,老潘本来想坑别人,结果没想到对方更不讲规则,反倒把他给坑了。
简单说就是老潘成立了一家房产中介叫坚石(Soho是红石),由他弟弟打理,因为他弟弟叫潘石坚。但经营的不怎么样,摊子铺的挺大,几年时间亏了好几百万。
商人做生意赔钱了怎么办?坑接盘侠呗,不然还能自己认赔吗?于是就找到了一个叫于波的人,这哥们儿看上坚石的知名度了,所以想接手。经过双方友好协商,老潘这么大的公司,一万块钱就给卖了,于波以为自己捡了个大便宜。
但接手之后才发现,本来说好的几十万债务,其实是几百万。那于波就傻了呗,此时再找潘家兄弟人家不认账了。但这于波也不是省油的灯,甚至说他很可能从一开始就没憋着好屁,就是奔着坑老潘来的。
也就是说,两边都不是好东西,狗咬狗一嘴毛。之后这于波就打着Soho和老潘的名义,开始疯狂的收房,高收低出进行套现。也就是3000块钱把房租来,但只给房东一个月的租金,然后2000块钱往出租,但一下收一年的,几个月时间这于波就骗了上千万。
这些事儿潘氏兄弟难道不知道吗?不可能的,都是千年的狐狸,都精着呢。公司法人虽然换成于波了,但员工都是老班底,能不给老东家通风报信吗?
但是老潘兄弟一是理亏,毕竟转让公司时隐瞒了债务,所以不好意思说什么。二是也有侥幸心理,认为从法理上这家公司和自己没关系了,那就随便于波折腾吧,自己到时候不认账就是了。
但是别忘了,你们转让公司是私下的,客户房东们哪儿知道啊。于波又挂着羊头大肆宣扬+拍胸脯保证,房东们就认为都是老潘指示的呗。所以在坚石公司暴雷+于波被抓之后,房东们联合起来找老潘讨说法了。
老潘开始嘴很硬,一分钱都不给,我凭本事忽悠来的钱,凭什么替于波还啊?但后来这事儿闹的太大了,惊动了监管层,最终老潘不得不低头,赔了1000多万。当然老潘又利用这件事儿做宣传,再次强化自己的人设,也不算输的太多。
总之吧,我不是说老潘的不好,而是说这就是商人的基本素质。生存和利润是第一位的,至于手段则看利润的多少了,一切都是经营工具而已。
而且商场如战场,哪方都不是善男信女,比如老邓和于波等人,也都是奔着老潘的钱来的,都没想做慈善。战场上没有真正的朋友和敌人,一切都看谁的实力和手段更强了,胜者为王在线配资平台网址,活下来就是英雄,幸存者才有话语权……
关注“章哥说买房”微信公众号,有房产相关问题可以向我提问。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长富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